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Su Chen 素塵

末那識——對“我執”的參悟

天,我們探討佛學哲學的唯識學中“八識”的第七識——末那識。


末那識的哲學概念


末那識(梵文:manas-vijñāna),又稱「第七識」,是唯識學中是一個重要的心理概念。


唯識學的核心思想是「唯識無境」——即一切外在事物皆是內心識的顯現。


末那識是心識的七個層次之一,它主要負責「我執」的功能。


簡單來說,末那識是持續的、自我意識的根源。它對我們的自我感覺和自我認識具有深刻影響,讓我們不斷地感知和強化「我」的存在。

一個人正在一個簡約的房間中冥想,房間佈置簡單,柔和的光線透過窗戶,背景中隱約呈現八識的象徵,整體氛圍平靜而寧靜。
冥想中的寧靜

末那識以「我見」、「我慢」、「我愛」、「我癡」四種煩惱為其根本特性,這四種煩惱構成了我們對自我的執著。


末那識的地位


在唯識學的八識體系中,末那識位居第七。八識包括前五識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)、第六識(意識)、第七識(末那識)和第八識(阿賴耶識)。


其中,末那識的特殊地位在於它是介於意識和阿賴耶識之間的一個橋樑,既能影響日常的意識活動,也深深植根於潛意識之中。我們將在下一篇中討論阿賴耶識。


末那識常常緊緊依附於阿賴耶識,從阿賴耶識中汲取信息,並將其轉化為對自我的感知。這種感知不僅是對當前自我的認知,也包括過去的記憶和未來的期望。因此,末那識不僅影響我們的思考和行為,還深刻地塑造了我們的個人身份和存在感。


末那識的意義


末那識的存在提醒我們,對自我的執著是痛苦的根源。


佛學哲學認為,所有的痛苦和煩惱皆源於對「我」的執著。


末那識不斷地強化這種執著,使我們難以擺脫痛苦。通過認識和理解末那識,我們可以開始覺察和反思自己的自我意識,從而逐漸減弱對自我的執著,走向內心的平靜和解脫。


佛學修行的目標之一,就是要識破末那識的虛妄性,進而解脫於自我中心的束縛。


這需要我們通過冥想和修行,觀察和分析自己的心識運作過程,逐步認識到「我」其實是一個虛幻的概念,不應該被執著。


日常生活中的應用


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來說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末那識的哲學。

一個人坐在書桌前,表情沉思,周圍圍繞著代表自我意識不同方面的思維泡泡,如記憶、未來期望和自我認知。
自我意識的思考

假設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個困難的項目,你可能會感到壓力和焦慮,認為這是對你能力的一種挑戰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。在這個過程中,末那識不斷地強化你對自我形象的認知,讓你感到「我」必須成功,否則就會被視為失敗者。


這時,如果你能意識到這種自我執著的運作,並提醒自己這僅僅是末那識的一種表現,你就可以開始轉變自己的心態。你可以告訴自己:「這只是一個項目,不代表我的全部價值。即使失敗了,也不會影響到我作為一個人的完整性。」


通過這種方式,你可以逐步減少對自我成功的執著,從而減輕壓力和焦慮。這恰恰並不是退縮。你會發現,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你的工作效率,也讓你在面對困難時更具韌性和靈活性。你的注意力,從對“我”的關注上,悄悄轉移到了“事情本身”。


這就是末那識的哲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應用實例。通過認識和反思末那識,我們可以學會以更加平和和理智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挑戰,最終走向內心的自由和解脫。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